最真的梦——华北广播电视学校回忆录

发布时间:2023-09-19阅读数:



九一级摄像班 周玉梅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离开母校已经30多年了,每每想起华校的生活,那段青春的岁月都会让我魂牵梦绕,我的校园,我的同学,我的老师,还有那出入校园的山路,山西太原五龙口的汤圆和凉皮,都让我沉浸在不能自拔之中。

啊,多么想回到三十年前,每每节假日,我们几个同学都会沿着下山的路,走到市区看上一场电影或是逛逛街,回来时已是接近傍晚黄昏,走在上山的路上,闻着那熟悉的略带煤烟味的空气,耳边传来的周华健的“最真的梦”:“今夜微风轻送,把我的梦吹动,多少尘封的往日情,重回到我心中。往事随风飘送,把我的心刺痛,你是那美梦难忘记,深藏在记忆中”。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每每听到这首熟悉的“最真的梦”,眼前都会浮现出那段在华北广播电视学校的美好记忆。

初到校园

那是一九九一年的九月,秋高气爽,伴随着金色的季节,我怀揣着梦想来到了华北广播电视学校。刚下火车,经过打听知道学校就在火车站的身后,学校就在山顶上。

我的家乡在黑龙江大庆,那里是一片平原和盐碱地,我还第一次知道山上也会有高楼。通往学校的山路曾给我带来了太多美好的回忆,山路两旁有各种商铺,有卖凉皮的、汤圆的、大枣的、花生的,还有各种日用百货等等。多年以后,这条山路曾多次出现在我的梦中。走到山顶上,一眼望去就是高大的主楼,楼前各色鲜花争先开放簇拥成一片花海。虽然已经进入秋季,但是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生生活力。漫步在校园中,四处弥漫着芬芳的气息,山花烂漫,美不胜收。走在通往主楼的小道上,远处的山坡上开满了色彩斑斓的野花,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在山顶的观景台上,可以俯瞰校园的美景,犹如一副宏伟画卷。

难忘的401寝室

虽然已毕业三十多年了,但是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401寝室令我至今难忘。

进入新的宿舍,宿舍里已经住了两个北京班的同学,一个叫王科艺,一个叫李漫川。与我上下床的是来自湖南长沙的同班陈淼,我还记得,一入学我住上铺陈淼住下铺。大家虽然素未谋面,但一见面就有一种超出寻常的亲切感。因为两个北京班的同学已经在学校生活一年了,对学校的方方面面非常了解,她们热情地给我们介绍学校及周边环境。在热情的北京班同学的帮助下,我和陈淼很快就熟悉了环境,我们几个室友也成为了好朋友。我们四个一起去食堂吃饭,一起下山购物,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最让我感到新鲜和高兴的还有,一些北京班的其他同学也会到401室来玩,还有陈淼的湖南老乡。北京话、湖南话、东北话弥漫在401寝室,这里成了我们聚会的场所,每天都充满欢声笑语。

刚到学校,就赶上了中秋节,让我们惊喜地是,学校给我们每个人分了五斤苹果。中秋节那天,许多同学来到了401寝室,我们在这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


第一次在教室和老师、同学相见

华北广播电视学校的教学楼宽敞而明亮,九一届摄像班面对全国招收了15名学生,男生10人,女生5人,分别来自山西、陕西、山东、黑龙江、四川、湖南等。由高中直接升入华校。由于我们是学电视摄像专业的,所以每个人都带了一台照相机。

第一个走进教室的是温建梅老师,她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看上去非常年轻,扎着马尾辫,带着眼镜,说话中略微带着山西本地口音,她就是我们摄像班的班主任老师。接着进来的是才汝质老师,他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早年曾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曾是电影《杜十娘》的主摄,才老师带着一台摄像机。接下来的李继彭,带了一台照相机。在教室里同学们相互自我介绍。由于我和陈淼是学摄像专业的,下课后待其他人散去,我们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开始相互拍照。

难忘的迎泽公园之旅

因为学的是摄像专业,第一次的实践摄影课,是才汝质老师带我们去太原市的迎泽公园进行。游玩中,我们边欣赏着公园的美景和各种古老的园林景观,边纷纷拿起手中的相机,相互拍照,留下了美好地回忆。

与藏族同学的友谊

在学校里,我们还结交了很多藏族同学,现在想起来的有卓玛、央宗等。有时,他们会来到我们的寝室,与我们一起学习、看书、摄影、聊天等。这一幕幕。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第一次游泳

记得第一次的体育课,是游泳课。我是来自北方的旱鸭子,根本就不会游泳,初次下水非常紧张。大多数同学也和我一样,但是我们非常开心。游泳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刚开始还有点不熟悉水性,可是渐渐地我就越来越喜欢这项运动。在游泳中,我们相互鼓励,与同学们一起经历了全新的体验。

毕业分别

转眼间,两年的时光匆匆而过,当分别来临时,大家都依依不舍。今天,我凝视着这张刻有青春足迹和岁月的照片,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是我们一起度过的充满欢声笑语、梦想与希望的青春岁月。我们成长的足迹,铺满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教室、图书馆和操场。啊,华北广播电视学校,承载着我难忘的青春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