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巷是我人生的拐点

发布时间:2023-09-19阅读数:


九五级节目制作专业 班映旭


对于2013之后入学的校友来说,黑土巷是个陌生的地方,而对于我这个老校友来说,黑土巷是绕不过去的人生节点。而我把这个标题打在屏幕上的时候,泪水早已模糊了双眼。

我是一名95级节目制作专业的首批干专班学员。来学校之前,是在工人岗位上工作了十年的同煤员工。所谓的经验,也就是在二级单位的宣传部做过一段编辑。就这样一个对电视、电影、媒体一无所知,专业上毫无基础可言的“白丁”,踏入了山西传媒学院的前身广电管理干部学院的大门,让我走上了电视工作者的道路,也改变了我人生的走向。

入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定专业的问题。我会一点图片摄影,分专业时就把我分到了摄影专业。而我想去制作专业,向老师提出来的第三天,我就可以去制作专业上课了。几位老师把这么复杂的事情,一点周折没有就帮我办成了,让一个刚踏入校门、一脸茫然的我,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温暖。这种温暖,不仅在我上学的一年多时间里一直存在,而今快三十年过去了,我依然经常得到老师和校友的关心帮助,这或许就是这所学校的魅力所在。

当时的学校,教师、职工、学生加起来也就几百人,不到一个月就全认识了,任何小事找到教职工,他们都会像对待家人一样给予帮助,就是犯点错,他们也是非常包容。

人这么少,制作专业又是新建的,师资不足也是必然。而这个“不足”却让我们有了意外收获。为了弥补师资不足的问题,我们很多艺术公共课都是由山大、师大的老师们代课,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广播学院的老师给我们上专业课。山西老师上课比较正常,而北京老师上课就比较热闹。这些老师需要集中授课,要在一周或十天的时间里集中把课上完。而每到北京老师上课的时候,阶梯教室里总是座无虚席,相关专业的听课,不相关专业的蹭课,新入职的老师也来观摩,那场面跟过节没有任何区别。侯克明、刘永泗、周传基、高鑫、高晓虹,这些在电影电视行业鼎鼎大名的教授都是我们的代课老师,最有特点的当属周传基老师。周老师上课必是西装笔挺,可乐必备,烟不离手,在讲台上疾走急停,观点十分犀利。而且周老师的西装三件套,上下午都不重样,当时已经七十多岁的周老师讲课从不坐下,他说:有一天我要坐着讲课了,你们就把我轰出去,那我是真的老了。

很快就到了拍“作业”的时候了,我们因为找不到“家庭环境”向老师求助。这位老师二话没说,带着爱人孩子回了娘家,直接把钥匙交给我们,临走一脸顽皮地就安顿了一句:记得恢复原状就好,哈!拍过片的人都会懂得,老师为什么会选择离开,这句话背后需要多么大的付出和信任。

毕业实习是每个学生的艰难时刻,找谁?去哪里?这些问题我们都遇到过。一天,我听说有去央视实习的机会,我就去家里找老师,我们找老师是不打招呼敲门就进,饭点入座就吃的那种。赶上了晚饭,我们就边吃边聊。这次去央视实习有七个名额,学校已经全部确定。结果虽是意料之中,但我还是多少有点沮丧。非常热心的老师边翻着一个小本子,边拿起了座机电话,向他的一个央视工作的校友,询问有没有可能再去申请一个名额。对方说什么我听不到,但老师一直在说我如何如何优秀,我的脸红了好几遍,师母在一边催我赶紧吃饭。就这样我以第八个名额进入央视实习,而这次实习去的地方就是当年的春节晚会。

在春晚节目组,其实我们啥也干不了。已经工作的师姐给我们分配一点杂事,剩下的事就是傻坐着看明星、等盒饭。由于多了我们几个实习生,特别还有我这个计划外的。这盒饭就会经常不够,师姐和其他工作人员经常把盒饭让给我们,他们自己再去想办法解决。这样的“尴尬”持续了近一个月,由于当时没啥收入,也是初次领教北京的消费水平,无奈每天还是厚着脸皮去领盒饭。在实习期的第四个月,我被央视二套的《生活》栏目聘为编导,这一干就是十年。

进入央视的第一个选题就犯了新编导最常见的问题:问题宏大不接地气。那个选题叫“互联网,请低下你高贵的头”,估计你已经笑得前仰后合了吧,但在97年,互联网内容匮乏、网费高昂、网速过低的问题是真实存在的。经过自己三次重编,连滚带爬做完了这期节目。审片的时候,主编竟然问我:你哪个学校的,剪辑手法还是不错的,还知道声音前置。这个表扬是给我的,更是给学校的,因为我们的在校实践课,是真的拿着摄像机满太原拍,坐在机房整夜熬的。

央视十年,分别在《生活》栏目、《为您服务》栏目、《道德观察》栏目待过,也做过《厨艺大赛》、《道德辩论会》、《百年歌声》等一系列的特别节目和纪录片,虽然后期也去电影学院进修过导演专业,但电视的基本功确确实实是山西传媒给我打下的。直到今天,这些基础仍然是我的核心支撑。

离开央视做传媒公司也快十七年了。走到社会上后,你会发现“山传”的口碑还是很不错的,有着抱团、扎实、能干活的评价,这跟我们学校务实、重实践的校风是分不开的,遇到任何困难,在校友群里喊一嗓子,总会有人第一时间提供无私帮助。

啰啰嗦嗦这么多,是不是有点浪费大家时间。前面我没有提任何老师和同学的名字,一是我不希望有所遗漏造成比较;二是需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真的是无法一一列举。我是真心感谢我们学校,没有学校的教育、没有老师的帮助我不可能从一个煤矿职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电视人,不可能接触到那么多优秀的采访对象,不可能接触到那么多国家重大项目,人生经历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元。

“山传”的旧址黑土巷,就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也真心为培养出那么多优秀的师弟师妹的“山传”感到骄傲和自豪。





95级校友:班映旭

2023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