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进取 勇毅前行 为开创山传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发布时间:2023-09-19阅读数:


92级首届录音专业毕业班校友代表

刘 涛

看到山西传媒学院蒸蒸日上的业绩,我们这些老校友们感慨万千!在此,我仅代表92级首届大专班录音专业的校友们,向山西传媒学院四十岁生日致以衷心的祝贺!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从太原黑土巷的广电部华北广播电视学校(中专),发展到广电部管理干部学院(大专),又升级扩建到山西传媒学院(大本),这一步步看得见的发展壮大,充分展示了山西传媒学院的鼎盛辉煌。四十年回首,学院第一任老院长于也已故去,第一批任教的老师们均已退休,第一批从全国各地电台、电视台通过成人高考录取的首届录音艺术专业的同学们,现在也有部分退休了。但学院在一届届院领导和一届届任教老师们不懈的努力下,从每年只有200名学生的雏形,已发展成为如今每年为国家培养2000多名毕业生的高规格传媒学院;专业从最早只有单纯的录音、摄像、美术三个专业,发展到现在的三十多个专业,学习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学院硬件来说:图书馆、报告厅、教学楼、实验楼、演播与制作中心(包括大型演播厅、立体声录音棚、直播间、黑匣子演播棚、8讯道高清电视转播车和在建的演播剧场、电影观摩厅、电影终混棚),无论从设备规模和设备档次上说,都是当前国际流行的最高配置,甚至好于省、地广播电视台。仅举一个数字调音台的例子:图书馆报告厅装备的是英国Allen&Heath数字扩声混音调音台,它是当前国际流行的三大扩声调音台之一,也是国家大剧院选用的设备;400平米5.1制式数字录音棚,是与Pro Tools数字音频工作站配套的美国AVID数字录音调音台。这是获得奥斯卡科学技术奖和格莱美技术奖的世界知名调音台,是全世界知名录音棚的最佳选择,也是我国中央电视台录音棚的配置;1200平方米1号演播厅和600㎡2号演播厅的现场数字调音台,是公认的现场扩声调音台DigiCo,这是中央电视台演播厅的设备。《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都是用DigiCo录制的。很多大型体育赛事或大型文艺演出,也都是用的这款“明星调音台”;学院未完成的全景声电影终混棚,预选的是英国Neve调音台,这是全球调音台之皇,是具有极高自动化的电影后期终混调音台,很多世界大片都出自Neve。北京电影学院也配备了这款电影终混设备。可以不客气地说,世界著名调音台最好的几个品牌,山西传媒学院占全了。从山传毕业的录音专业的学生,走遍全国无敌手,因为不只是见过学过、关键是用过,能熟练上手,毕业后就可以直接投入工作。

回顾学校早期摄录像设备:摄像机、编辑机都是模拟设备,哪有现在这么好的数字高清4K摄录设备,更没有黑匣子剧场、1200㎡第一演播厅、600㎡第二演播厅(多讯道、多机位、可外接上星信号、宽敞明亮的控制室导播间),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学校的设备;第三、第四多媒体演播室,可以宽泛的完成各种语言类节目(新闻、天气预报、专题采访、讲座论坛、异地视频互动,可以多视角、多场景完成背景同步切换)。还有多用途的黑匣子演播厅、专门制作抠像的摄录制作棚等等,作为一个学院,完全具备了一个省广播电视台的硬件,真是了不起!

走进学院演播制作中心,就犹如走进了一座高科技含量的艺术圣殿。这么优越的学习条件和环境,绝对是优质传媒人的催化器,有山西传媒学院这么好的舞台,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都能在这里展示你的才华。作为老校友,真是无比的羡慕和自豪。

进入学校,首先就能看见一座宏伟的图书馆大楼。想当年(30年前),我们上学的时候参考书籍匮乏,专业学习资料几乎为零。在学校办公楼里有个图书馆,其实就是阅览室,资源有限,不能上网。与现在的整座图书馆大楼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可同日而语。这么舒适的学习环境,无论是找资料书籍,还是上网查阅音视频资料,都极其方便,真是个丰富知识、做学问、写论文的好去处。

说到学校食堂,我们就更感慨了。我们上学的时候,吃饭自带饭碗,吃完饭自己刷碗。那时候学生也少,老师和学生就一个窗口买饭,菜的品种也不多,主食是馒头米饭,菜基本是一荤一素两个菜。哪像现在楼上楼下,一大趟的买饭窗口,主食菜品种类多,简直就像美食城。我们上学那会儿,逢年过节,食堂做点肉菜就叫改善生活。无论老师还是学生,没有觉得饭菜不好的,更没有倒剩饭菜的浪费现象。因为老师和同学的心思根本没在吃上。吃什么不重要,从校长、书记到院办、教务处和任教老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凝成一股绳,想的就是如何办好教学。

三十年前,当时广电部为了给广播电视系统没上过大学的员工一个上大学的机会,就由中国录音师协会组织生源,通过成人高考,在原来华北广播电视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广电部管理干部学院,首届录音艺术班只有20人,全是从国内17个省市招集来的。从祖国最南边的云南文山广播电台,到最北边黑龙江鸡西广播电台,其中包括:四川成都电视台、重庆广播电台、陕西省商南广播电视台、陕西省广播电台、青海电视台、兰州电视台、甘肃靖远电视台、辽宁抚顺电台和电视台、河南平顶山电台、河北省电视台、山西省电台和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和北京音像公司等,我们这些同学都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由于我们文化基础差,要想通过成人高考,只能恶补高中文化课。学校专门从太原市请来高中老师给我们补课,并且给我们安排生活老师,在学习生活上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经过半年多的补课和努力,首届大专班的20名同学,才踏进了大学的校门。在此,我对当时学校领导和老师,为我们这些通过成人高考入学的同学们所做出的努力和无私的奉献,表示由衷的感谢。

由于学校首开大学课程,没有办学经验,师资也不够,尤其是缺少专业老师。学校一方面组织现有老师研究教案、分配课程,认真组织好基础理论课和大学常规课程;另一方面大胆启用有录音工作经验的同学,展开专业课互教互学。由于我们是脱产学习,所以,每个人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如果学不好不仅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广电系统各级领导和学校的领导、老师们。大家都憋着一股劲,不仅要圆大学梦,还要争取全员毕业,在回到工作岗位后加倍努力工作,共同为广电事业做出贡献。

日月如梭,一晃我们已经毕业30年了,一大半同学都已经是高级职称了,还有不少同学走上了领导岗位,不乏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所录制的获奖作品,可以用数不胜数来形容,真正实现了不忘初心,开拓进取。现在,我们有一半同学还在岗位,并担任着业务骨干或台领导,一部分同学已经退休了,但仍然活跃在不同的音视频岗位上。

此时,我想代表老学长们,给在校的同学们一些箴言寄语吧:要想毕业有出息、快速出成绩,没有捷径。从现在开始,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多动脑子、多走心。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绝不能懒惰混日子;要排除杂念,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专注学业,勤动手多练习。毕业前,就要具备能胜任本专业的工作能力。只有达到这个水平,才能适应国家“科技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的战略需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使命”这种大趋势下,要时刻警醒自己:将来要做一个德才兼备对国家有用的人。大学是走向社会、放飞自我最后的加油站,油加得越满,就飞得越高、飞得越远。同学们加油吧!

山西传媒学院是个有抱负、有理想、有前途、能圆梦的育才大花园,四十年的创新进取、四十年守初心向未来,使山西传媒学院完成了里程碑式的蜕变。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奋力开拓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局之年。相信山西传媒学院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必将随着新时代的伟大变革,高品质的持续发展!自信自强、创新进取、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让我们共同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