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青春,致敬您
--献给母校40年校庆 2008级闫婷娜
一场演出惹人深思,人生之路曲曲漫漫。
2008年,我踏入了山传的大门,那个时候叫“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我们简称“华广”。 终于高考毕业的自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和自在,这就是大学生活吧!随着军训的开始,我们正式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那个时候除了教导员,还没有见过影视表演相关专业的老师,很期待亦很紧张!
记得那是国庆节后的一天,我们爬上了传说中那个只属于我们表演专业的楼层——七楼!觉得很牛呀,一整层都是我们的,当然还有师哥师姐们,反正七层就是表演班的家。也见到了我们的“家长”:史启发老师,董国华老师,赵健老师,石慧老师,大秋老师,叶林老师。他(她)们都是我很敬爱的老师!永远都是!
记得那个时候表演班有一个规定:不能参加各种社团!当时我很不理解,为什么呀?大学不就应该多参加社团,才能学更多东西,交到更多朋友。直到学业步入正轨,我才明白了原因。我们真的不是来玩的,也不像别人看到的所谓的我们。“三位一体”“基础训练”,我们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参加社团。尤其到了二年级开始,我们的时间只属于七楼。我们吃在七楼,睡在七楼,只为了交一个自己满意的作业。三年级的时候,到了紧张的剧目阶段,想想那个时候都“可怕”,要自己改剧本,要互相抽空搭戏来完成作业,要去买东西,甚至捡东西来布景。那个时候也才真正明白,我们的专业需要沉下来去用心体会,一遍遍尝试,一遍遍挑战,一遍遍积累……这个专业让我着迷,让我不断地感受自己与他人,感受着生活。
艺德,“艺”和“德”,学戏先做人,这些道理,都是老师们的教诲。这么多年,一直在话剧舞台上坚守着自己的初衷与热爱!不敢忘记老师在校的教育、引导、传授。不管大角色、小角色都用心去揣摩,去塑造。从23岁毕业演到现在,已12个年头,我依然享受着每次塑造人物前前后后的心得体会,从人物中感受生活,把人塑造到生活里,把生活体现在人物上。这个过程有时艰难、心累、疲惫,甚至崩溃,但当你用心完成这个过程,那么你这个演员就是台上那个角色。记得2015年排演话剧《谍杀》,用王延松导演的话来说,这个剧让我演爽了!确实是,能演一部这样的剧,是一个演员的福气!王导的评价是:“我只相信你是小香妹,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不行!”我想,这是一个演员的殊荣吧!我也会再接再厉,塑造出更多好的人物,这是对自己的交代,也是对各位老师教育的反馈!
四十年,从母校走出无数张充满笑容与希望的脸,而今已然成为社会各界担当,母校的辉煌将从涌动的一颗颗年轻充满张力的心,继而迸发。
离开12年的我再次回到母校,虽然校址搬迁,校名变更,但我们的老师依然坚守岗位,培育人才。你们是最可爱的人,而母校是最温暖的家!师哥师姐,师弟师妹们,有空常回家看看,看看我们温暖的大家庭,看看我们可爱的大家长!
致敬母校,致敬青春,致敬走过了风华正茂四十年的您!
校庆寄语:喜迎母校40华诞,忆往昔,峥嵘岁月,恩师言传身教,诲人不倦;看今朝,桃李满园,学生五湖四海,成就辉煌;物换星移,岁月匆匆,山传迎40华诞,世纪铸名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四十载风雨春秋,四十年心路历程。青春使梦想起航,校园里的青春永远繁华正茂,魅力母校,愿你在未来的岁月里,永葆青春活力。风华正茂的山传人,正在用最挚诚的努力谱写着山传学子未来的辉煌,祝母校明天更美好!